
1.興建緣由:本處曹公圳興建於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灌溉區域為6000公頃,曹公圳取水方式係於高屏溪設置固床工攔水,該固床工歷經98年莫拉克颱風、99年凡那比颱風及100年南碼都颱風夾帶泥沙豪雨重創,地形及地貌已有明顯改變,造成固床工損壞。部分損壞固床工於101年4月26日修復完成,惟0k+660~1+660(長度560m)既設固床工因長期沖刷產生下游掏空及1k+166~1k+306(長度140m)消坡塊損毀部分未修復,為確保農田生產環境,亟需進行修復固床工。 施工前照片 施工中照片 2.功能:該工程為妥善規劃恢復高屏溪水資源運用,期能有效減輕洪澇災害,落實保障灌區農民取水需求及農業產業發展,結合河川治理及河道取水等成效,創造具安全性及自然生態性之河川取水功能。3.工程總經費:新台幣89,652,264元整4.工程起迄時間: 103.1.6~104.4.55.施工之效益及受益面積:該固床工經歷年颱風帶來豪雨沖刷,除固床工主體部分受到破壞,墩塊間無法有效連結。河床亦逐年沖刷產生向下掏刷情形,固床工與河床間亦無法有效固結,容易發生向源現象,造成固床工下游日後有崩坍情形發生。固床工經修復後,除加強墩塊間連結可增加固床工穩定,另在下游處配置異型塊亦可減少河床嚴重沖刷,有效減少固床工崩塌情形發生,可穩定供給6000公頃農業灌溉用水。 曹公圳之空拍照片

【記者焦恩恿╱高雄報導】興中制水閘門為後勁溪最大的水利建造物,高雄農田水利會派有專人管理,透過水位調控取水,用以灌溉橋頭區農田,對於該區域農作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前經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現為水利局)於民國94年與水利會溝通協調後,將操作機房維修工作走道改造並開放作為兩岸民眾通行使用,同時施設夜間燈光照明,營造另一景觀特點,成為當地具功能、特色的跨河構造物,深受地方民眾贊同。

「柚子林線制水閘門」係設置美濃區竹子門排水中游,利用此閘門抬高竹子門排水之水位以供兩側合和及龍山等水利小組約300公頃農田灌溉;此排水河道寬約30公尺,原以太空包及礫石等方式於河道左側堆置臨時攔水堰,攔截溪水引入灌溉渠道供農田灌溉,然每逢豪雨,洪水必沖毀此攔水堰,致下游農田於無水灌溉之窘境,故辦理改善。制水門施工前照片本工程配合治理計畫線渠寬為30m(含墩柱1m),為兩道傾倒式閘門每道長14.5m×高度2.85m。蓄水高程EL.55.52m;因下游有跌水落差,故利用傾倒門倒伏排砂。左岸取水高程EL.54.57m,右岸取水高程EL.54.27m,兩岸取水閘門皆設計1.0mx1.0m 單吊桿手動直提式閘門。制水門完工照片工程起迄時間:108年1月4日~108年8月31日(一)穩定供水有效排洪:蓄水高度配合左右岸既設取水高程設定,確保供水無虞。(下游約300公頃農田灌溉)可輪序倒伏,排淤操作不影響兩側取水。電子水位監控自動調節水位,有效避免上游電廠加大放流及偶發驟雨水位瞬漲影響灌區用水。多重自動緊急倒伏裝置(電子式、機械式)防止突發狀況造成上游淹水。(二)低度管理:閘門、門框外露面均採SUS304不銹鋼材質,日後營運操作無須除銹補漆,有有效降低維護管理成本。傾倒式閘門採隱藏式提吊鋼索,有效防止河道異物衝擊鋼索提升使用壽命且解決外露式鋼索積卡異物問題,有效降低維護管理成本。鼓輪鋼索式吊門機設置防護外罩,除了保護操作員安全避免遭轉動機械捲入外,還可避免機組風吹日曬延長使用壽命。電子水位監控自動調節水位,避免上游電廠加大放流及偶發驟雨水位瞬漲。本案於施工期間除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及工程督導小組評鑑為甲等工程外,更受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之金質獎眾評選委員之肯定,獲頒「2019年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優良農建評選委員評定為「佳作」。金質獎頒獎照片